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張誌強指出, “藥食同源”一詞暗含著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群眾在實現基本溫飽、小康之後,有著更高標準、更高質量生活的要求。因此,“藥食同源”不是一個簡單的飲食療法的問題,我們要思考和研究其對廣大人民群眾未來生活的意義,站在更高的高度進行研究。“藥食同源” 是中華民族優秀哲學智慧的結晶,背後有著深刻的哲學理論支撐。藥就是食,食就是藥,體現了中華優良傳統廣闊看待問題的視野,即不是以一種機械的物理觀思生活,而是要充分注意到社會的普遍聯係。深入研究“藥食同源”,結合現代人的飲食生活習慣,找到一套適合當代普遍有效的方法,成為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一個優秀成果。
國家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大健康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的分析報告顯示,大健康產業2020年規模可達8萬億元。大眾追求健康,人民追求幸福,“藥食同源”已經成為時尚。中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也是健康的寶庫。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總編輯助理、重大項目智庫成果出版中心主任王茵指出,中醫藥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影響著人類醫學的發展方向,也是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振奮中國精神、提升軟實力的重要載體。中醫藥不僅要做強,還要進一步做大,在食療、食養方麵發揮更大的作用,在進一步提升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方麵作出更多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監管中心主任張永建指出,根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發展健康產業、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等被提出,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健康產業的發展窗口機遇已經打開,健康產業一定能夠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新動力。